“临清的砖,北京的城”——“一根筋”的赵庆安让临清贡砖再次见证辉煌
晨光微熹,鸡鸣渐起,作为临清贡砖烧制技艺传承人,赵庆安早早来到窑厂,将昨夜睡前心中的安排一一落实,查看配土比例、观察木材消耗、跟进磨砖进度、抽查磨砖质量......经年的积累,赵庆安练就一身制砖的绝技:只需查看关键节点的变化,便能看出其中差别,这一转眼就是16年。
“做非遗的人,要么是一根筋要么就是神经病!”赵庆安开玩笑地说道。这句话也表明了赵庆安对临清砖制作技艺的初心。数年磨一剑,人们看到他希望将临清贡砖发扬光大的坚韧决心,而这种决心早就在他心底扎了根。原来,赵庆安的爷爷是窑厂的掌柜,父亲也在窑场工作,小小年纪的他将祖父两辈对临清贡砖的坚守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上。
“临清的砖 北京的城”——看砖雕艺术与临清贡砖的别开生面活动海报
坚定决心建立窑厂,立誓要将临清贡砖发扬光大
“一定要建一座窑厂,让大家知道临清贡砖是最好的宝贝”。怀揣着这份对初心的执着,赵庆安赌上自己全部身家建起今天这座魏家湾贡砖文化传播展示基地。“就是那一年,为了建窑厂,我暂时‘放下’了家庭,甚至到了孩子在哪里上学我都不甚了解的地步......”赵庆安浓浓地自责语气透着对当年忽略家庭与错过孩子成长的遗憾。也正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窑厂初建完成。
刚刚起步的窑厂风雨飘摇,销售渠道稀缺,当时对于窑厂的扶持政策较少,赵庆安还要养活上百号的工人。这种压力像一块巨石,压在赵庆安的胸口上“透不过来气”。在这艰难时刻,是家人的不离不弃的守候支撑着赵庆安度过这段灰色时光。赵庆安提起这件事情时,暗暗噙住了眼角的泪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赵庆安四处奔走为窑厂寻找生机之时,新的扶持政策让窑厂起死回生! “只有坚持才是硬道理”,经过5年的打磨,窑厂终于走上正轨,100多位工匠使得这个窑厂重现百年前的非凡盛景,临清贡砖也逐步参与了临清城的多处建设。2008年,曹植墓再建项目使用了临清贡砖,2012年聊城江北水城开发建设,临清贡砖再次迎来用武之地。
窑厂工人工作场景
这样的商机也让临清市的窑厂一时间由2家急剧扩张至11家,行业竞争让青砖降价20%,赵庆安也承受着巨大的资金流压力。“当时不仅有50万贷款要还,但心里又觉得工人的工资不能拖欠,关键是之前的款项得不到回款,急的我呀一宿一宿睡不着觉!”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至。制砖市场的盲目扩张并没有迎来新市场。不久,新建的窑厂纷纷倒闭,11家窑厂只存活下来3家,而赵庆安凭借着过硬的制砖技艺与不忘初心的毅力成为了这3家之一。这一次变故,让赵庆安清晰地知道,窑厂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经营模式,临清砖必须要走出临清,要独具特色,才能在今后的市场中不被淘汰。
时隔百年再回故宫,走出一条传统工艺的振兴之路
2019年,故宫博物院的专家离开北京考察,他们计划为故宫的修缮再进一批贡砖。“临清的砖,北京的城,紫禁城上有临清”。古人建造紫禁城用的就是临清贡砖,而今时隔数百年后,贡砖再次进入故宫,走出了一条传统工艺的振兴之路。
这一次的临清贡砖守护人就是赵庆安,“砖你们先用着,要是有问题我不收钱!”面对故宫的专家,赵庆安赌上了自己一辈子的荣誉。但事实证明,他的这份自信并没有破碎。2021年12月,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文物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向赵庆安的临清市魏家湾贡砖文化传播展示基地颁发了北京市古建筑青砖材料基地的证书。
临清市魏家湾贡砖文化传播展示基地被授予“北京市古建筑青砖材料基地”的证书
“收到荣誉之后,压力更大了,质量、质量还是质量!只有今后保证青砖过硬的质量才能为老祖宗守住这个牌子。”数百年前紫禁城对临清砖的认可在这一刻得到了延续。
与冬奥梦幻联动、用科技夯实技艺,传统贡砖走出新路子
临清贡砖不仅和故宫关系密切,与冬奥还有梦幻联动。不久前,山东济南一位教授找到赵庆安,希望能通过临清贡砖开发系列文创产品,这不仅可以为冬奥献礼,还能够增强文化自信,强化国人对临清贡砖的感知度。冬奥砖应运而生,收获热烈反响,这种非遗传承与举世盛会的跨界联动,让赵庆安看到了一条文创新路。如今,花瓶、茶台、笔筒、镇纸......临清贡砖正以另一种方式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
冬奥砖
赵庆安深知,想要临清贡砖长久的发展下去,还需要科技与机器的力量。“我已经投入近百万资金用于开发制作贡砖的辅助机器,来加快贡砖的制作效率,让临清贡砖有机会走进千家万户。” 只有让更多人感受贡砖,才能将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
临清贡砖,传承百年,面对接下来的发展传承道路,赵庆安意味深长地说道:“这条路我走了十几年,其中的艰难险阻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没有对临清贡砖的坚持和执念,无法完成传承的使命。我侄子是个很不错的年轻人,也跟随我干了十几年,希望接下来他能够为临清贡砖找到一条适合时代发展的新路子,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
沧海桑田,临清贡砖依然屹立。每一块青砖见证磅礴宫殿的兴衰,倾听历代帝王的教诲,旁观威严的宗庙与祠堂,是矗立在紫禁城脚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时光见证者。这些从大运河上“漂”来的临清贡砖在走过无数个春秋之后,它现今年轻依旧。16年前,是赵庆安接过了传承的技艺,踏上这条无比艰辛的传承之路,也是那不灭的情怀将临清贡砖逐渐推向世界的舞台。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