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网 - 鲁东生活门户
新闻检索:
当前位置: 鲁东网 -> 财经

家长期待让教育公平向普惠目标迈进

栏目:财经    时间:2018-02-26 05:49   来源: 网络   阅读量:8704   

教育篇

本报记者 童彤

赵青(化名),是安徽省望江县人,丈夫残疾数年,是典型的困难家庭,2017年,年满6周岁的孩子也已经走入了校园,让她备感欣慰的是,赶上了国家好政策,“本来我们家里的收入就不多,孩子上幼儿园也是得到了乡里的帮衬,基本上没花什么钱,每个月就交二百多块的伙食费,别的费用都给免了,本想上小学需要花钱,没想到还真没让我们花钱。”她说。

赵青的学历不高,每天除了农田里的活儿要自己承担外,还靠编织的手艺获得一些微薄收入维持生计。因为丈夫残疾需要终日有人在旁,赵青已然失去了外出就业的可能,好在,家里被认定为贫困家庭,已经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医疗、生活的费用都得到了来自国家和地方的补助,加上她的手艺收入,还算能够维持。

“本想着孩子跟着我们受苦,把他送人算了,但乡里领导多次来我家调查,说是让我们放心,孩子还是自己养育。”赵青说,孩子从小吃的、用的都有人帮衬……说到这,赵青已经掩饰不住本就湿润的眼神,干脆停止了说话,自顾忙起了手里的编织活儿。

好一会儿,她才张嘴说,“我有的时候手里的活儿一开始就停不下来,刚才忘了说了,活儿都是街里街坊拿来让我帮着弄的,有毛线活儿,织点小衣服、鞋子啥的,还能用藤条编点框子、篮子……”

随后,话题转向了孩子,赵青开始滔滔不绝。“孩子上学可开心了,有学校统一发的校服、书包,感觉跟别人家的孩子一样。”赵青说,“自打孩子上小学的一年多来,她还没花啥钱,书本啥的也是免费发的。”

实际上,让赵青受益的,正是近年来国家推行的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而安徽省望江县受到上级市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民生工程的影响,2017年起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即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具体而言,就是全面补助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小学生4元/天、初中生5元/天,学生每年在校天数均按250天计算。同时免费提供所有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课程教科书和免费为小学一年级新生提供正版学生字典。

继续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按照不低于基准定额的标准补助公用经费。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为:普通小学每生每年600元、普通初中每生每年800元。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按每生每年6000元标准补助公用经费。

听闻记者说的这些政策,赵青似懂非懂,她说,“这些细账我也不太清楚,但确实没花啥钱。”实际上,这又何尝不是国家政策在地方实践的一次生动诠释,多宏大的政策理想落实到实施层面,也许都该是朴实真切的,所谓“润物细无声”也许正是决策实施的真实境界。

值得说明的是,在全面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事关起点公平的教育公平与扶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许,教育扶贫客观上决定着教育能否坚持起点公平,尽管公平是相对的概念,但至少,需要有人去加以维护,而教育扶贫似乎在成为这条道路上的坚守者。毕竟,我国幅员辽阔,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东、中、西部差距明显,尤其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因家庭经济困难放弃就学的现象仍较为普遍。因此,善用脱贫政策坚守教育起点公平,让教育公平不断向普惠目标迈进,对于那些迫切需要援手拉一把的贫困地区孩童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