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网 - 鲁东生活门户
新闻检索:
当前位置: 鲁东网 -> 文化

《建筑中国》:从半片砖瓦到十里楼台是古建筑保护的一个沉重负担

栏目:文化    时间:2021-11-03 13:31   来源: 中华网   阅读量:4223   

前不久,山西遭遇了罕见的秋季洪水,暴雨引发的洪水不仅给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也给山西古建筑的维护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如今,地上建筑看山西这句话不仅是一个好名声,也是古建筑保护的一个沉重负担作为文明的标本,中国古建筑的维护不仅仅是颁布法律法规,还要加上围栏,这需要全民的理解和参与

凝视着古建筑的背影,朦胧之美总会浮现在脑海如何认识这样的美,建筑美学的文化普及迫在眉睫

建筑美学将建筑还原为文化。

作为一门学科,建筑美学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蓬勃发展Roger Scrutton的《建筑美学》于1992年由刘先觉翻译,列为建筑理论翻译丛书之一,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后不断重印《建筑美学》以全新的理论面貌吸引了一大批读者,复旦大学学者王振富率先谈及建筑美学王振富参与建筑美学研究始于1985年当年3月,他发表了3篇文章,《建筑美学》 《新建筑》 《美育》,比1991年早1991年,确立王振富学术地位的《美学与艺术评论》问世此外,沈福旭,孙,王,均发表过与《建筑美学》同名或相近的作品,邓友生,陆道新,曾健也编写过相关教材,侯友斌编写过以建筑美学为主题的文献数据库,编号为《建筑本质系统理解》这些著作,教材和数据库大多是从大纲的角度构建建筑美学的学科体系

但值得注意的是,自2005年王振富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建筑美与人体美》以来,建筑美学在学术界的文化普及愈演愈烈,建筑美学正从一门亟待建设的学科,转变为一种与人们日常生活,休闲,文化遐想息息相关的养老食品和营养品2021年7月,王振富的另一部新作《塔的崇拜与审美》由中华书局出版,也是这一转折的标志

让建筑回归文化是王振富文化大众化的首要目的它是建筑的土壤如果说纯粹的建筑艺术是果实,那么王振富的作品更像是土壤分析,包括二十四节气的考察,树种的选择,如何施肥和防治病虫害,也就是建筑艺术的文化还原是可能的王振富早期作品具有本体建构意识第一篇关于—— 《〈周易〉的美学智慧》的文章,题目是《中国建筑美学》,不是他个人的特点他的个人特色在于还原和呈现建筑艺术孕育的母亲,在艺术的树与文化的土的复杂关系中进行布局

003010中半砖半瓦可以描述为建筑的材料,单元,构件,视为草图,十里楼台可谓建筑的品类,形式,习俗,制度,伦理,堪称杰作两者都不以单一的建筑形式和艺术产品为逻辑线索,而是从逻辑上解读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赖以建构或孵化的能量场比如有长窗,短窗,半窗,横风,开合,漏轴,四边,六边,八边,砖框花窗,围屏纱窗等可是最后书里的写法变了,说开窗是为了通风,是为了客厅的呼吸因此,窗户是对自然和空间的一种人工‘剪裁’,使人们对自然景观的欣赏更具‘艺术性’和选择性,具有另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趣味感文风转向前的知识积累或许不难,但不在文风转向后的境界,也不在对建筑所蕴含的美学意蕴的探索——审美意象逐渐生成的履历,可以在形而上与形而上之间再现这就是文化研究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个顽固的阵地,更是一个有着人生经验的现实机遇

建筑使人们能够历史性地在场。

历史地呈现人是王振富文化大众化的核心意义。

在某种程度上,王振富在管理方式上更接近涂尔干涂尔干把人类现象理解为人类历史上的社会现象王振富还把建筑现象理解为人类历史上的社会现象涂尔干指出,一个人自杀并形成一定的信仰,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行为,也揭示了他社会关系的总和王振富还认为,盖房子构成了一种居住,这不仅是他个人的笔法,也显示了他社会关系的深层结构所谓建筑,是人所拥有的,是这片土地上的人类宇宙这个宇宙不是空的,只能结合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来看待因此,它尤其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宇宙

这本书里有一个《建筑美学笔记》,是整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在这一部分,在接近最后的几个段落中,王振富讲述了他的个人经历

他曾经去过一个寺庙,里面供奉着如来,太上老君,关公,李时珍等各种雕像和土地随行的游客问老师怎么看,说:加得越多,输得越多可能更多意味着更少这么多神,作为崇拜的对象,聚集在一起,这似乎是一种补充,但在文化意义上,它驱散了神和神性拜上帝本来就是一件很具体很执着的事情,就像专一的爱一样,需要执着一旦你‘同情他人’并投入‘博爱’,就意味着没有爱这句话很有纪念意义中国人是单腿跪在地上,是以人为本的信徒和追求者这不是头顶的星空和心中至高无上的道德法则造就的,而是人类历史真实而持续的在场

建筑美学精神随笔。

话语的张力是王振富文化大众化的独特风格。建筑美

学的研究,从表面上看,难在材料文献多集中为匠人计量之概述,偶见于方志,类书,建筑物本身没有严格记载,尺寸,形制不明确,考古发掘所出土的建筑文物多为地下建筑,地上建筑经历了一次次拆建,原貌尽失但就建筑美学研究的实际内容而言,难在理解

建筑是杂芜的,最不纯粹的艺术——它被糅合在生活中的各种实用目的里,掺杂着权力,阶级,性别,地域,时代,风俗等重重影响如何使针对建筑美学的抽绎,既不脱离现世,又能深入其内蕴的精神尺度,是建筑美学学者自觉和成就其使命的地平线所谓话语的张力,不是由堆砌隐秘晦涩冗长的理论术语来完成的,事实上,《建筑中国:半片砖瓦到十里楼台》更像是一部建筑美学的心灵随笔——其适应性广泛,语言节奏简练紧凑的同时,汪洋而不肆意,浩瀚而不枝蔓,平实而不媚俗,深邃而不玄虚

本书的写在前面里,在描述建筑物,建筑和建筑意象的时候,用到过一个词,叫作灰空间,如酒店大门的入口,作为建筑内外部空间的这个空间,是不‘黑’不‘白’,又‘黑’又‘白’的‘灰空间’,也可以称为‘模糊空间’‘弗晰空间’‘过渡性空间’,这在中国建筑环境中是随处可见的。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