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网 - 鲁东生活门户
新闻检索:
当前位置: 鲁东网 -> 消费

心理专家庞宇:如何缓解职场焦虑?怎么样处理好亲子关系?

栏目:消费    时间:2023-02-14 19:10   来源: 中国网   阅读量:8908   

怎样自我判断焦虑症?化解来自身边人的压力?还有哪些心理问题值得我们引起重视?近日,带着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新网银行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科普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精神心理学组组长、心理专家庞宇,做客新网银行直播间,给大家进行科普解答,讲讲如何缓解职场焦虑。

以下为庞宇教授直播演讲要点实录:

庞宇:大家好!非常荣幸收到新网银行的科普邀请,聊聊大家都感兴趣的一些问题。在职场中,大家可能有时会感觉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和坐不住,对于这些表现,可能很多观看直播的朋友会对号入座,我也有这方面的表现和体会,或者我身边的同事家人会有,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们就得了焦虑症,或有了心理问题?

四个判断标准来看你是否有焦虑症

今天我觉得这个机会特别好,借此把一些简单的判断标准分享给大家。

第一个方面是症状标准。实际上,我们判断这是一个正常的心理上的困惑波动,还是一个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是疾病,我们有国际上通用的诊断标准,叫做国际疾病分类。在国内,叫做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刚才我们提到的焦虑和坐立不安,或注意力不集中,总是担心一些坏的事情会发生,那么这种长期的一个存在,这就叫做症状标准。

第二个方面是病程标准。光有症状标准,我们还不能说他有焦虑问题,还要有病程标准。比如春节后的7天工作时间里,可能就一天、两天不舒服,过了这几天,就能够投入到工作当中了,这就不是焦虑症。一般来说,症状要持续四周以上的时间,才能被认定是患上焦虑症。

第三个方面是严重程度标准。症状标准有了,病程标准有了,是不是就可以说这个人有了焦虑症等很严重的问题?还不行。我们还要看其严重程度。

简单来说,就是看这影不影响我们的生活。你想他很焦虑、坐立不安,最后工作绩效也差了、总挨批评,在团队中总失误,这一定会影响到工作,这种严重程度是符合标准的。

第四个方面是排除标准。我们刚才说的一些焦虑表现,也有可能是因为之前他的头部受到了外伤,比如说摔倒了,苏醒后开始慢慢出现这种焦虑情况。或者他发高烧了,高烧以后出现了这样的一些反应,那么就不叫焦虑症,其实是器质性心理方面或精神方面的障碍。

所以说,如果一一去对应这几个标准,我相信收看直播的绝大多数朋友,都达不到焦虑症的标准,最多可能是有一点焦虑状态。

如何缓解焦虑状态?

如何干预呢?首先这种焦虑跟我们的一些认知是有关系的。比如说,春节过完了以后,我们回到职场,回到工作当中,这种焦虑有时候来自于工作上的压力,来自于我们节前没有完成的工作,或者来自于我们节后很大的工作量。这个所谓工作量大与小带来的这种压力,实际上跟我们的认知是有关系的。

所谓的认知就是我们对于的工作上这种挑战的认知。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心理不平衡,比如刚过完节,我同学怎么样,同事怎么样,他们怎么没有这么大的工作量,我怎么就会有?有时候会想到工作这么难,我怎么不如别人幸运等等。

但是,如果我们反过来想:经过了休整,新一年开局,我们工作的内容比较多,这种挑战对于今年取得更大的成绩,是能起到促进的作用的。如果这样想,我们就可能会更加坦然。

我们心理学中很讲究社会支持系统。所谓社会支持系统就是你的家人、你的朋友。我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有人会问,怎么去帮助身边的人?

我说能想到这个就对了。为什么?因为我们都是社会人,需要一个好汉三个帮。那么反过来,我们也要勇于跟大家去坦诚交流。比如说我焦虑了,我压力很大,就要主动跟家人说。

其实说实话,这样也不一定能够帮助我们多少,但是在倾诉的过程中,你会把很多的压力缓解下去。

有时候,很多朋友会因为有顾忌而报喜不报忧!其实说出来以后,一是有可能跟大家产生共鸣,二是倾听者实际上会愿意跟我交流,从而进入到了一个良性循环。

但如果正能量认知怎么样也挖掘不出来,家人也不在身边,可信赖的朋友也不多时,我们还有一些方法可以缓解焦虑,像腹式呼吸法。

我们可以选取一个舒服的姿势,每次吸气的时候肚子鼓起来了,把手放在肚子上去感受,把这个气吸满以后,慢慢地把它呼出去,感受自己的气息。说白了,是让我们把注意力从焦虑状态转移到我们对身体的感知上,这是一种注意力转移法。

把非理性思维转化为理性思维,破解内卷

现在我们常说的一个词叫“内卷”,我们本来不想卷,但周围人都在卷。外部环境我们没法去改变,只能去改变我们自己。

我们刚才交流了一些方法和技巧,第一个说的就是调整我们的认知状态,正向去思考。

在我们的心理疗法当中,可能很多观看直播的朋友都听说过精神分析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我们通过调整认知角度,向积极认知去转变,从而解决心理上的困惑。

除了刚才说的这种认知调节以外,我们心理学当中还有一个特别经典的思维,叫做非理性的思维。我们要把非理性的思维转化成理性的思维。

举几个例子,比如说我需要别人的关爱,如果不能这样的话,我会感觉百无聊赖、生无可恋、非常郁闷,其实这就是一种非理性的思维。

同样,如果大家不关心关爱我,我感觉是我要接着去努力,这就叫一种理性的思维,能够正确去看待我们对于不如意的现状,这个就是从非理性到理性的思维的转变,所以我们看待问题的时候,可以更多地使用这种理性的思维。

其他的方法也都可以用,比如说这样一个状态造成的焦虑,我们可以用腹式呼吸来缓解它,缓解了以后你才能正确去看待。

怎么样处理好亲子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人,我们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当中,自然可能产生很多的不如意。我也经常去跟大家做科普交流,怎样去处理好亲子关系?

比如说这孩子比较叛逆,不好好学、不愿意学,这些方面我们肯定是要去多关注的。一般来说,60%甚至80%孩子的心理问题和困惑,都跟家长们有关系。

家长们也经常会跟我说,只要我们家孩子上进,能好好学习,作为家长的我怎么改都可以。

为什么你要改?你有错吗?家长往往会回答说“有错”。我就会反问:你爱不爱你的孩子?家长会说“肯定爱,不然怎么会带他过来看您的诊”。我说你要换一个词、换一个思维去理解这件事情,因为你并没有错,不要总想着去改!只是你的这种爱可能没有被孩子感知到,所以你要提升被感知的方式和方法,陪着孩子一起去成长。往往当你转变了观念以后,你会发现很多原来解不开的疙瘩都解开了。

亲子关系是由上向下的。我们的父辈跟我们产生了矛盾的时候,我们也要多从他们的角度去考虑。

现在常说到一个词叫“老小孩”,老小孩其实就像孩子一样,他们有时候情绪说变会变。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感知变得并不那么敏感了,可能眼睛花了,看不清东西了,听力下降了,会觉得自己没有用了,但又对自己的要求很高。

年轻人有时候并不理解,觉得这是无理取闹,由此产生了不少矛盾冲突。所以说,我们要知道老人家他有时候要求比较多,甚至可能稍微有一点苛刻,这实际上是他生理上的衰老产生的心理状态变化,直接导致的这种行为模式。

老人家其实都很害怕孤单。我们作为子女的,工作很忙,可能平衡不了事业和家庭。这个时候,我们就更要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机会的条件下,多陪陪老人家。比如说春节,希望朋友们今后能尽量陪在自己的长辈身边,多陪他们聊聊天,这样才会多多触及他们的心灵。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