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网 - 鲁东生活门户
新闻检索:
当前位置: 鲁东网 -> 热点

只给后代留精神有一种“无能”叫作无私

栏目:热点    时间:2018-05-02 11:34   来源: 网络   阅读量:6502   

有一种“无能”叫作无私

●“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党员干部秉公用权、廉洁用权,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是对子女的大爱。党员干部用权不清、为官不清,为子女谋再多的利益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近期,众多媒体报道了老共产党员、老军人周智夫的先进事迹。周智夫同志是一名有着75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不忘初心以身许党,一生践行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为党的事业奉献出了一切。

二女儿周卫平说,年轻的时候觉得不理解,甚至误解父亲是无能的。周智夫很“无能”,因为他从来没有动用自己的权力和声望,帮助5个孩子办任何一件事。两个儿子参军入伍、退伍安置,三个女儿工作分配、插队下乡,他都没有托过关系、打过招呼,5个子女被分别安排在重庆、江西、江苏和北京工作。这就是让儿女们感到“无能”的父亲。

“开怀天下事,不言身与家。”周智夫的“无能”并非没有本事,而是一种大爱、无私,是共产党人党性的体现。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乱用,党员干部必须时刻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周智夫的“无能”,是因为他知道公权不能私用、不能乱用。他常说:“组织把我放到这个位置,是要我多作贡献的,而不是为自己办私事的。”凭借着手中的权力和个人威望,他本可以让子女生活得更好些,但这样一来,就会以私利害公义,以人情违原则,背离党纪党规。真正的共产党人,宁要公私分明、秉公用权的“无能”,也不要以公谋私、损公肥私的虚荣。

可怜天下父母心。任何父母都希望子女们生活幸福。但这种幸福要建立在个人奋斗的基础上,而绝不能靠权力换得。周智夫经常鼓励子女:“不是爸不管你们,饭要自己吃,路要自己走,这样才有意义。”很多像周智夫一样的优秀共产党人,在面对私情私利私事时,他们总是选择“无能”。焦裕禄一辈子不搞特权,孩子看了一场“白戏”,他发现后严厉批评并立即把票钱如数送到戏院;杨善洲把“后门”关得紧紧的,妻子孩子可以转成城镇户口,他压着不办,因为他是“人民的干部”;杨汉军常以“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自警,以“公事到办公室谈,家门是敲不开的”自律,从不为亲戚朋友打招呼,从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从不向组织提个人要求……他们的这种“无能”,成就了众人,成就了公义,也成就了共产党人的金字招牌。

大智若愚,大爱无私。为了权力的天平不倾斜,很多党员干部都会选择“不为子孙谋利”。这一行为,也许会被一些人认为“无能”。但正是这种“傻劲”,锻造出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正是这种“无能”,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公仆情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现实生活中,却有少数“能人”“聪明人”。在他们心中,“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当官不为己,请我都不来”。于是,他们权力用尽,利益谋尽,好处得尽,不是打造出辉煌的“家族大业”,就是为老婆孩子谋取官职、留好后路。这些所谓“能人”,实则是一些自私自利的人,一些只为子孙后代考虑的人,最终也是把家族声望丢尽的人。也难怪,刘志军庭审陈述时声泪俱下,直言是自己把孩子毁了;苏荣万般悔恨,是他让家庭成为“权钱交易所”;刘铁男让身边老板“带带儿子”“多帮帮儿子”,结果却“帮坏”儿子的大好前程……相比他们,周智夫的“无能”,是多么的纯洁高尚,多么的富有远见,多么的爱护子女。

“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党员干部秉公用权、廉洁用权,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是对子女的大爱。党员干部用权不清、为官不清,为子女谋再多的利益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正是因为周智夫公心至上、不谋私利,才得以严格家教、纯正家风。周智夫儿孙后代共有34人,11人是党员,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却都像他一样,干净做人、勤奋做事、简朴生活。(桑林峰)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