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双巧手还原传统妆造之美新阶层人士徐向珍让“美美与共”‘朱砂粉不深匀,闲花淡香’正如张喜安诗中所描述的,宋代的妆容以薄为主,整体上给人一种闲适典雅的感觉在杭州上城区纳兰美育课堂上,纳兰美育创始人,新课人许在为学生讲解,指导化妆一个个的梳妆台上,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化妆技巧 十年来,许一直...中新网2022-06-24 09:38:32
-
“网文IP热”现象的背后最近几年来,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下,世界范围内文学的存在形式和表意方式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相对于传统文学的趋同,网络文学正逐渐成为当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 如今,文学IP在国际娱乐市场异常火爆,发展势头强劲一些由WebIP改编的电视剧,动...中国经济网2022-06-23 11:53:28
-
如何预防和躲避洪水这些知识很重要如何预防和避免洪水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6月以来,南方强降雨过程频繁,华南多地同步降雨,洪涝,滑坡等次生灾害频发汛期,普通百姓该如何预防和躲避洪水在野外遇到山洪如何避险记者采访了基层防汛干部和有实战经验的专家,听听他们怎么说 江西省应急...中新网2022-06-23 09:37:20
-
中国红基会等举行活动通过艺术关爱流动儿童家庭记者21日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获悉,最近几天一项活动吸引了来自湖北,湖南,河北等地的北京流动儿童家庭参与。 本次活动以天真的流浪为主题,包括两部儿童短片,中国魔指精灵现场钢琴演奏,UCCA展览共同现场:UCCA十五周年导演作品展导游,沙画工...中新网2022-06-22 09:55:28
-
解开线上演唱会流量密码今年音乐演出市场最受瞩目的事件出现在云上不出所料,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云演艺,在线k歌等新业态最近几年来发展迅猛可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量被取消或推迟的线下演出势必会转到线上 但线上演唱会的数据还是超出了很多人...中国经济网2022-06-21 09:39:06
-
陕西省文旅市场复苏回暖日前,太白山景区迎来今年首批百人旅游团队。 满眼绿色,太白山,这里怪石嶙峋,瀑布飞珠溅玉,山花飘香游客三五成群徜徉在美景中,边参观边拍照,感叹太白山生态真好!百人旅游团队的到来,给太白山游客注入了信心太白山景区工作人员表示,自恢复跨省旅游...中国经济网2022-06-20 11:52:17
-
“文化人”直播是对商业赋能升维与其说是知识分子的直播,不如说是知识分子的直播对商业的赋能和推动生意不仅仅是交易,好的生意当然可以提供额外的附加值 新东方农产品直播的转型,可能是因为一种探索,一种社会责任和情怀在我看来,这似乎更能体现一个时代,那就是知识阶层或者说文化知...中国经济网2022-06-20 09:42:32
-
大国“粮”策丨从诗词经典中读懂“粮”苦用心如今正值三夏农忙时节,放眼神州大地,一幅幅乡村的彩色画卷在希望的田野上缓缓展开,看到它的勃勃生机,令人欣慰南方的农民正埋头在稻田里,种植和保护水稻,而北方的农民正驾驶着智能化的现代化设备来收获夏粮 根据刚刚发布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中新网2022-06-19 11:39:27
-
中国狩猎民族传统篝火节开启岭上狂欢夜,跳起了《熊出没之舞》18日晚,传承千年的鄂伦春族篝火晚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开幕各族人民欢聚一堂,开启了尚领花园的狂欢夜 鄂伦春族是中国最后一个狩猎民族17世纪中叶以前,主要分布在贝加尔湖以东和黑龙江以北18世纪40年代...中新网2022-06-19 09:57:06
-
跟着“非遗菜刀”传承人去“打刀”感受百年技艺主题:跟随非遗菜刀传承人打刀,感受百年技艺。 菜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你知道一把好的菜刀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和河南郑州李记菜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留柱一起去体验百年技艺吧 李记菜刀作坊就在李留柱家的院子里小院子里放着一些锻刀,一把把锋...中新网2022-06-18 11:40:04
-
广西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师徒结对“小郎中”传播中医文化日前,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走进广西南宁市玉兰路小学,受到师生欢迎。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张玉军表示,此次广西中医药文化结对共建校园品牌活动,旨在丰富中小学壮医药文化教育,创新壮医药文化进校园形式,推动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新网2022-06-18 09:47:22
-
何谓“石板岩校友”?“中国画谷”河南林州有答案什么是「石板岩校友」今年7月去中国画谷河南林州就能找到答案 板岩校友这个概念是从板岩写生行业提炼出来的每年都有数百万学生去石板岩写生石板岩被称为他们的第二校园,所以每一个去过石板岩写生的学生都可以称为石板岩校友 除了学生,其他在石板岩写...中新网2022-06-16 10:13:59
-
全国舞台艺术优秀节目创作扶持计划启动申报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申报国家优秀舞台艺术节目创作支持计划的通知》正式下发,国家优秀舞台艺术节目创作支持计划于最近几天开始申报。 为落实艺术创作十四五规划,引导艺术创作均衡发展,促进舞台艺术优秀节目不断涌现,文化和旅游部自2022...中国经济网2022-06-15 09:49:59
-
谁说年轻人不爱非遗现在社会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新产品琳琅满目,新模式不断推出,新生活丰富多彩与此同时,一些产业消失了,一些产品萎缩了,一些技术失传了,很多有识之士发出了拯救未来的呐喊毋庸置疑,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各级...中国经济网2022-06-14 11:41:05
-
实时生成海量数字盲文,AI帮视障人士无障碍阅读实时生成海量数字盲文,AI帮助视障人士无障碍阅读。 AI实时盲文翻译算法是该软件的核心技术之一,可以实时生成海量盲文数字资源其操作逻辑是,首先将中文,英文等文本编码格式统一转换为Unicode格式,然后选择盲文类型,再调用盲文AI实时翻译...中新网2022-06-14 10:00:32
-
五年来,家门口“文化客厅”彰显魅力一本随风翻页的书,顶端挂着一只拍打翅膀的小鸟,这只聪明的鸟似乎栖息在树上日前,上海图书馆在新落成的东馆发布了新版机构标识以风和日丽,飞鸟远航山海的视觉形象,寓意全面导入以人为本,注重细节,注重体验的设计思维,种下上海这座人民之城的诗意栖居 ...中国经济网2022-06-13 09:50:37
-
京剧演员转行手工艺者“金陵脱胎脸谱”大有乾坤京剧演员转工匠《金陵生面》大获成功。 日前,成京剧脸谱艺术展在南京民俗博物馆举行,这是2022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活动,也是勾眉画脸画情感画笔墨传心的主题活动脸书有很多干坤在采访中,程介绍,金陵出生的魅力凸显 眉毛眼窝都说了。 以前...中新网2022-06-12 09:51:37
-
媒介多样化+数字技术加成博物馆靠它们实现“破壁”打破围墙:传播博物馆文化的多元化方式 最近几年来,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为世界各地文化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和途径,特别是VR,AR,5G网络的使用,为博物馆资源的再开发,再创造提供了新的机遇这些方式让大众接触到更多的文化资源,也让大众获...中新网2022-06-12 09:31:26
-
非遗看广州!“新花城”非遗频道上线打造非遗资讯“朋友圈”不是看广州!新花城非遗频道将于今日上线,打造非遗信息朋友圈。 日前,第十七个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州新媒体频道《看见广州》在新花城正式上线,将打造国内领先的创新型非遗传播新媒体平台。 关注频道发布的中国,广东,广州非遗相关动态信息,政...中新网2022-06-11 11:24:47
-
幕起幕落,北京人艺经典剧目相伴70年9日晚,北京人艺经典剧目《茶馆》在首都剧场上演观众再次感受老北京鱼台茶馆几十年的沧桑,在经典的演绎中体味人民艺术的历史记忆 日前,北京人艺将迎来70岁生日出自龙须沟,雷雨,茶馆,蔡文姬,兵变,天下第一楼...70年来,一系列剧目长期上演,...中国经济网2022-06-10 10:02:06